河南绿色低碳转型战略
农村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主战场之一。农业农村污染能否得到有效治理,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米袋子、菜篮子和水缸子。 在河南,就有这样一个地方,它地处长江汉水流域,坐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的宝天曼,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水库的汇水区和重要水源涵养区。同时,它又是名副其实的全国生猪调出大县,全县养殖场(户)超过1500家,著名的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在此“安家”,全县生猪存栏250万头,畜牧业产值占农业产值的比重在46%以上……这里就是内乡县。 正是这样一个传统畜牧业大县,却走出了一条畜禽粪污资源化闭环综合利用的新路子,实现了生态文明与“绿色畜牧”同频共振的“双赢”。 “储粪罐”解决大难题 提到养殖业,人们的第一印象常常是“脏、乱、差”,过去的内乡也不例外。除了牧原集团布局的大型养猪场,全县15个乡镇还散布着众多小型养殖场,仅规模以下生猪养殖户就超过1000户。 与规模养殖企业不同,养殖户因为技术落后、资金不足,畜禽粪污处理很难达到标准,猪舍常年臭气熏天、蚊蝇乱飞,土壤和地下水也受到污染。一边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,一边又承担国家生猪稳产保供重任,既不能野蛮关停,又不能违规养殖,执法部门和养殖户陷入了两难境地。 为解决畜禽粪污的污染问题,内乡县委、县政府组织人员先后到外地学经验、选设备、探模式。经过多方对比,玻璃钢材质的“发酵罐”成了暂贮粪污的解题之策。 小小发酵罐,如何解决大难题?4月23日,记者来到内乡县师岗镇永青村一探究竟。只见猪舍外干净整洁,闻不到粪污异味,却也不见发酵罐的影子。 原来,为了节约土地资源,发酵罐全部“藏”在了地下。南阳市生态环境局内乡分局党组书记、局长刘涛介绍:“和钢筋混凝土化粪池比,发酵罐成本要低20%,与砖砌化粪池基本持平。而且罐体密封性好,气味儿小,发酵充分,粪污贮存的时间也更长。” 村民陶建忠是最先受益的一批养殖户。养猪20年的他高兴地说:“家里养了十几头猪,有一个20立方米的发酵罐,半年清理一次,政府补贴完只花了6000多元。粪污通过自流直接进入地下发酵罐,臭味没有了,发酵好的粪污是上好的有机肥,化肥费用也省了。”去年,陶建忠赚了6万多元,逢人就夸发酵罐的好处。 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试点成功后,内乡县决定整县推进。2020年,一场轰轰烈烈的专项行动在内乡打响:对规模以下养殖户,按照养殖种类和数量分类治理,采用玻璃钢发酵罐或建设高标准的粪污收集设施进行粪污全量收集,实现资源化利用,安装发酵罐财政补贴30%;对继续从事养殖又不愿意治污的依法予以打击,确保实现治理全覆盖、无死角。 截至目前,全县规模以下养殖场(户)粪污治理设施配套率达95%以上,规模养殖场配套率达到100%。 “三种模式”变废为宝 像陶建忠这样的小型养殖户,粪污发酵还田后基本能实现自行消纳。那么,大中型养殖场收集的粪污如何物尽其用? 为打通粪污利用“最后一公里”,内乡县探索出了三种粪污资源化利用模式:分散收集、集中储存利用模式,自行消纳、种养循环利用模式,市场运作、托管服务模式。 “oebet欧亿官网在全县建立了15个乡镇粪污收储中心,对于养殖户无处消纳或者消纳不完的粪污,由乡镇粪污收储中心免费收集、处置、利用。”内乡县畜牧局党组书记、局长张富朝介绍,为了保证粪污安全消纳,全县统一购置了37辆粪污运输车,并全部安装了北斗定位系统,自动记录出入粪污收储中心、养殖户的路线和次数。“养殖户一个电话,运输车就免费上门清粪。”张富朝说。 集中收储的粪污通过厌氧发酵变成了沼气、沼液、沼渣。邻近的村庄用上了沼气,周边的种植大户和果林大户也用上了沼肥。 为了不断增强粪污消纳能力,内乡县还通过市场托管服务模式,发挥第三方公司优势,畅通还田利用渠道。河南省辉之映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,他们不仅在收储中心旁建起了数字化种养循环示范区,还免费为周边农户提供沼液。去年,有约3万亩田地通过该公司用上了有机肥。 全县齐发力,大型养殖企业更是不甘落后。在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的智能化猪舍内,负压异味收集设备可以对气味进行工业化除臭,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粪污通过专用管道收集后,分离生产沼气、沼液和有机肥,就地还田或销往外地。 粪污综合利用的益处,既有“面子”的改善,更有“里子”的提升。通过种养结合增施有机肥,土壤肥力明显改善,粮食产量稳步提升。 通过对不同规模养殖场细化区分,内乡已实现畜禽粪污收集、运输、消纳利用等全链条智能化管理,形成了畜禽粪污全量收集、资源化利用的绿色种养循环模式。2023年省委一号文件提出,推广畜禽养殖污染防治“内乡模式”。 |
下一篇:返回列表
热点推荐